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托莫西汀(Atomoxetine)纳入医保了吗

发布时间:2025-02-24 14:31:48 阅读:1026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择思达

择思达 生产厂家:印度Intas 功能主治:儿童和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单次给药作用24小时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初始治疗  1.体重不足70公斤的儿童和青少年用量:开始时,盐酸托莫西汀的每日总剂量应约为0.5mg/kg,并且在3天的最低用量之后增加给药量,至每日总目标剂量,约为1.2mg/kg,可每日早晨单次服药或早晨和傍晚平均分为2次服用。  剂量超过1.2mg/kg/日未显示额外的益处。  对儿童和青少年,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4mg/kg或100mg,选其中较小的一个剂量。  2.体重超过70公斤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用量:开始时,盐酸托莫西汀每日总剂量应为40mg,并且在3天的最低用量之后增加给药量,至每日总目标剂量,约为80mg,每日早晨单次服药或早晨和傍晚平均分为2次服用。  在继续使用2-4周后,如仍未达到最佳疗效,每日总剂量最大可以增加到100mg,没有数据支持在更高剂量下会增加疗效。  3.对体重超过70kg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成人,每日最大推荐总剂量为100mg。  维持/长期治疗  还没有对照试验的资料提示ADHD患者应使用多长时间的盐酸托莫西汀。  不过通常认为,ADHD可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  如果医生选择长期使用盐酸托莫西汀,应定期再评价长期治疗对患者的有效性。  盐酸托莫西汀可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  尚未系统评价单次服药剂量超过120mg或每日总剂量超过150mg的安全性。  肝功能损伤患者的剂量调节-伴肝功能不全(HI)的ADHD患者的剂量调节建议如下:  1.中度HI患者(Child-PughClassB),初始和目标剂量应降至常规用量(对不伴HI的患者)的50%。  2.重度HI患者(Child-PughClassC),初始和目标剂量应降至常规用量的25%。  与强CYP2D6抑制剂联合使用的剂量调节  服用强CYP2D6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且体重不足70公斤的儿童和青少年,盐酸托莫西汀的初始剂量应为0.5mg/kg/日;只有当4周后症状未见改善并且初始剂量有很好的耐受性时,才增加至通常的目标剂量1.2mg/kg/日。  服用强CYP2D6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且体重超过70公斤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盐酸托莫西汀的初始剂量应为40mg/日,如果4周后症状未见改善并且初始剂量有很好的耐受性,仅可增加至通常的目标剂量80mg/日。  停止治疗时,不需逐渐减量。
查看详情

托莫西汀(Atomoxetine)纳入医保了吗,托莫西汀(Atomoxetine)已纳入医保报销。报销类别:医保乙类。各个地区的医保报销比例不同,一般在50%~70%之间。

托莫西汀(Atomoxetine)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近年来,关于这一药物是否纳入医保的讨论逐渐增多,许多患者及其家庭因药物费用而感到困扰。本文将全面探讨托莫西汀的医保纳入状况,以及它在ADHD治疗中的重要性。

1. 托莫西汀的基本介绍

托莫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传统的刺激类药物不同,托莫西汀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可用性,以改善ADHD患者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同时,它不具有成瘾性,更适合部分对刺激类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使用。

2. 托莫西汀的治疗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托莫西汀在改善ADHD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一般情况下,使用托莫西汀的患者在注意力、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等方面都能看到显著改善。此外,其副作用相对较小,使得大量患者能够持续使用,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3. 医保政策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的医保政策逐步向包括更多治疗方案和药物的方向发展。托莫西汀是否纳入医保,主要与其治疗效果、药物成本和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在某些地区,托莫西汀已被纳入部分医保目录,但全国范围内的普遍适用性仍在探讨中。因此,患者在面对药物费用时,需要关注当地医保政策的更新,以便获得更好的经济支持。

4. 患者的声音与建议

对于许多ADHD患者和家庭而言,托莫西汀的费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患者希望能够得到来自政府和医保部门的更多支持,使他们能够更便利地获得所需的药物。同时,呼吁相关机构加强对ADHD的重视,提高公众认知度,以促进对这类疾病更全面的治疗和管理。

总的来看,托莫西汀在ADHD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医保纳入情况的改善将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大便利。在国家政策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期待更多患者能受益于这一药物。希望相关部门能关注ADHD领域的需求,推动医保政策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