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12 08:31:48 阅读:1396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达妥昔单抗β

达妥昔单抗β 生产厂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功能主治:适用于治疗≥12月龄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诱导化疗且至少获得部分缓解,并且随后进行过清髓性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 用法用量:  达妥昔单抗β采用静脉输注。输注溶液应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管给药。其它静脉合并用药应单独输注给药。给药前,应观察容器中有无微粒。建议在输注期间使用 0.22 µm过滤器。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输注液。输注液不得暴露于直射阳光或  高温下。  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输液时,药品稀释液使用输液泵以每小时 2 mL(每日 48 mL)的速率给药。可使用适于每小时 2 mL 输注速率的任何医疗器械,例如,注射器输注泵/输液器、电子携带式输注泵。对于每日 8 小时输液,药品稀释液以约每  小时 13 mL 的速率给药。  给药前药品稀释的说明如下:  1、基于体表面积计算患者的达妥昔单抗β特定日剂量。应使用含 1%人血白蛋白的 9 mg/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例如,每 100 mL 氯化钠注射液中含 5 mL 20%人血白蛋白),将达妥昔单抗β无菌稀释至患者特定浓度/剂量。  2、对于 10 天连续输注,日剂量为 10 mg/m2。可每日制备输注液,也可一次制备足以连续输注长达 5 天的输注液。每日输注的溶液量(在 10 天连续输注疗程内)应为 48 mL;5 日为 240 mL。建议使用 50 mL 注射器制备 50 mL 溶液,或使用适于所用输注泵的输液袋制备 250 mL 溶液,即 2 mL(注射器)或 10 mL(输液袋)过量填充以允许输注系统中存在固有体积。也可按照体表面积及整支药物的需求来确定输注液体积,同时考虑输注系统中固有体积。例如对于一位体表面积为 0.8 m2的患儿,在 10 天内需要输注的药物总剂量为 80 mg,因此可将整支药物(20 mg)制备为 120 mL 的输注液,按 8 mg/天的方式输注,可输注2.5 天。  3、对于 5 天输注,每日持续输注 8 小时,日剂量为 20 mg/m2,且应使用含 1%人血白蛋白的 9 mg/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将达妥昔单抗β无菌稀释至患者特定浓度/剂量。  4、所制备的输注液不应分装至其他注射器或输液袋。  5、稀释用人血白蛋白和氯化钠应为国家批准的上市药用级产品。
查看详情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在使用时需警惕过敏反应、感染风险增加、可能的骨髓抑制和心脏问题。治疗期间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遵循医生指导,合理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妥昔单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风险。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是一种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由于此药物具有特定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将详细介绍达妥昔单抗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管理治疗过程,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1. 适应症和禁忌症

达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尤其是在手术切除后或其他治疗的辅助阶段。由于其特定的靶向机制,特定人群可能更适合使用此药物。对于有严重过敏反应史或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并在使用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史。

2. 剂量与给药方案

达妥昔单抗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在治疗开始前,医生会制定详细的给药方案,考虑到化疗的时间、频率和联合用药情况。此外,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至关重要,必要时可根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3. 监测副作用

在使用达妥昔单抗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过敏反应、疼痛、低血压和血液学异常等。定期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查,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确保治疗的持续性。

4. 并发症的识别与管理

使用达妥昔单抗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系统反应和感染风险。患者尤其是在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时,应定期接受监测。医生需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支持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支持,避免病情恶化。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在治疗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方面展现了显著的潜力。它的使用需要高度关注,包括适应症、剂量管理、副作用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应在治疗过程中积极与医生沟通,确保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