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替伊莫单抗能否改善癌症的化学反应

发布时间:2025-04-12 12:29:46 阅读:1253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替伊莫单抗

替伊莫单抗 生产厂家:德国拜耳(Bayer) 功能主治:适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低度恶性或滤泡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用法用量: 1、推荐给药方案  替伊莫单抗治疗方案给药如下。  一线化疗末次给药后,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50,000/mm 3或以上至少6周,但不超过12周后,开始替伊莫单抗治疗方案。  仅在可立即获得复苏措施的机构给予利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  2、替伊莫单抗治疗方案用法用量  第1天:  1)利妥昔单抗输注前,预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650 mg 和苯海拉明50 mg。  2)以 50 mg/h 的初始速率静脉内给予利妥昔单抗250 mg/m 2。在没有输液反应的情况下,以每 30 min50 mg/h 的增量将输注速率递增至最大400 mg/h。请勿将利妥昔单抗与其他药物混合或稀释。  3)如果发生严重输注反应,立即停止利妥昔单抗输注,并停止替伊莫单抗治疗方案(注意事项)。  4)对于不太严重的输注反应,暂时减慢或中断利妥昔单抗输注。如果症状改善,继续以先前速率的一半速率输注。  第7、8或9天:  1)利妥昔单抗输注前,预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650 mg 和苯海拉明50 mg。  2)以 100 mg/h 的初始速率静脉内给予利妥昔单抗250 mg/m 2。以 30 min 为间隔,以 100 mg/h 的增量增加速率,直至最大400 mg/h(如耐受)。如果在治疗第1天利妥昔单抗输注期间发生输注反应,则以 50 mg/h 的初始速率给予利妥昔单抗,并以 50 mg/h 的增量每 30 min 将输注速率递增至最大400 mg/h。  3)在完成利妥昔单抗输注后4小时内,通过自由流动的静脉管路给予 Y-90 替伊莫单抗注射液。在注射器和输液港之间使用0.22微米的低蛋白结合在线过滤器。输注后,用至少 10 mL 生理盐水冲洗管路。  a、如果血小板计数至少为150,000/mm3,则在 10 min 内静脉输注 Y-90 替伊莫单抗,剂量为Y-90 0.4 mCi/kg(14.8 MBq/kg) 实际体重。  b、如果复发性或难治性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100,000至149,000/mm3,则以Y-90 0.3 mCi/kg(11.1 MBq/kg) 实际体重的剂量,在 10 min 内静脉输注 Y-90 替伊莫单抗。  c、无论患者体重如何,给药剂量均不得超过 32 mCi(1184 MBq)Y-90 替伊莫单抗。  在输注 Y-90 替伊莫单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存在外渗证据。如果发生任何外渗体征或症状,立即停止输注并在另一侧肢体重新开始 [注意事项]。
查看详情

替伊莫单抗是一种用于治疗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其在改善癌症化学反应方面的潜力。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替伊莫单抗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前景。

1. 替伊莫单抗的作用机制

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 tiuxetan)是一种针对B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CD20结合,替伊莫单抗能够直接介导B细胞的凋亡,并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此外,替伊莫单抗还被标记有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通过放射性辐射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 临床应用与疗效

替伊莫单抗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的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多项临床试验表明,替伊莫单抗与化疗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尤其在对传统化疗反应不佳的患者中,替伊莫单抗的引入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

3. 化学反应的改善

在癌症治疗中,化疗仍然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问题限制了其使用。替伊莫单抗的结合使用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抗癌效果。部分研究表明,替伊莫单抗能够改善化疗所导致的免疫抑制状态,使机体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消灭癌细胞,从而提高化疗的整体化学反应效果。

4. 未来的研究方向

尽管替伊莫单抗在治疗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效果,但其在其他类型癌症中的应用潜力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未来的研究可集中在替伊莫单抗与其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上,以期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此外,如何降低替伊莫单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总而言之,替伊莫单抗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在改善化学反应、提高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方面展现出了良好前景。不断深入的研究将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