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泪小管炎
急性泪小管炎是泪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形成脓液,压之自泪点溢出。多由慢性泪囊炎或细菌性结膜炎所致,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并发泪囊炎。前者由泪囊炎上行感染所致;后者常见于泪小管阻塞,由结膜囊细菌下行感染所致。根据致病菌不同,临床上分为沙眼性、化脓性、真菌性、结核性、放线菌性泪小管炎,以化脓性泪小管炎较为常见。
急性泪腺炎
急性泪腺炎由各种传染病引起,如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急性咽喉炎等,也可以是周围组织炎症蔓延的结果。双侧或单侧发病,睑部泪腺较眶部泪腺易受累。
急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多由慢性泪囊炎转变而来,但也有开始即为急性原发细菌感染者。常见致病微生物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流感病毒等。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红眼病”的一种,人们俗称的“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统称,它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多发于春秋季节,发病急,易造成流行,发病后3~4天病情达到高潮,10~15天可以痊愈;一般为双眼先后发病,不影响视力,并发症少见。常见的“红眼病”有几种。其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常由Koch-Weeks氏杆菌,肺炎球菌所致,发病急,结膜充血眼眵多而黏稠,症状明显;其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多由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感染所致;其三流行性结角膜炎,由腺病毒所引进,为接触传染。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膜明显充血、脓性或黏膜脓性分泌物,有自愈倾向。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品(如毛巾、手帕、脸盆等),与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红眼病的主要特点: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有大量黏膜脓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什么意思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多指细菌或病毒感染结膜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患者结膜明显充血,又称为红眼病。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患者除了结膜充血,还可常有眼内分泌物增加、畏光、流泪、眼睛发痒、灼热感等不适症状。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多见于春季至秋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成人致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而儿童急性结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治疗主要包括冲洗结膜囊以清除眼睛分泌物,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治疗,控制炎症,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进行治疗。
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是病程少于3周、发生于结膜的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痒、灼热、异物感、分泌物增多,以及眼睑沉重感、视疲劳等可为细菌、病毒及沙眼衣原体等感染所致;也可为接触变应原等所致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部分可引起视力损害
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
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是指一种主要发生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水平的炎症性疾病。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本病患者不需治疗。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是急性前葡萄膜炎常见类型,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易反复发作。虹膜、睫状体单独发生炎症的机会很少,最常见的是虹膜、睫状体同时发生炎症。本病发病急骤、自觉眼痛、视力模糊、畏光及流泪、偏头痛等症状。治疗原则为散大瞳孔、控制炎症、消除病因。
急性共同性斜视
急性共同性斜视为发病较突然的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方向都相等,无眼外肌麻痹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恒定性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好发于5岁以后或年长儿童,突然发生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伴有复视,复视为同侧水平性,复像距离在各方面相等,眼球运动正常。有一定的双眼视。急性共同性外斜视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幼年,成年人较少见,常继发于脑部疾患。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突然关闭而引起眼压(IOP)急剧升高的眼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常伴有明显眼痛,视力下降,同侧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未经及时恰当治疗,可于短期内失明。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概述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通过水、被污染的接触镜感染角膜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角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