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托莫西汀(Atomoxetine)会出现副作用吗

发布时间:2025-04-14 18:09:55 阅读:1515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择思达

择思达 生产厂家:印度Intas 功能主治:儿童和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单次给药作用24小时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初始治疗  1.体重不足70公斤的儿童和青少年用量:开始时,盐酸托莫西汀的每日总剂量应约为0.5mg/kg,并且在3天的最低用量之后增加给药量,至每日总目标剂量,约为1.2mg/kg,可每日早晨单次服药或早晨和傍晚平均分为2次服用。  剂量超过1.2mg/kg/日未显示额外的益处。  对儿童和青少年,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4mg/kg或100mg,选其中较小的一个剂量。  2.体重超过70公斤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用量:开始时,盐酸托莫西汀每日总剂量应为40mg,并且在3天的最低用量之后增加给药量,至每日总目标剂量,约为80mg,每日早晨单次服药或早晨和傍晚平均分为2次服用。  在继续使用2-4周后,如仍未达到最佳疗效,每日总剂量最大可以增加到100mg,没有数据支持在更高剂量下会增加疗效。  3.对体重超过70kg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成人,每日最大推荐总剂量为100mg。  维持/长期治疗  还没有对照试验的资料提示ADHD患者应使用多长时间的盐酸托莫西汀。  不过通常认为,ADHD可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  如果医生选择长期使用盐酸托莫西汀,应定期再评价长期治疗对患者的有效性。  盐酸托莫西汀可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  尚未系统评价单次服药剂量超过120mg或每日总剂量超过150mg的安全性。  肝功能损伤患者的剂量调节-伴肝功能不全(HI)的ADHD患者的剂量调节建议如下:  1.中度HI患者(Child-PughClassB),初始和目标剂量应降至常规用量(对不伴HI的患者)的50%。  2.重度HI患者(Child-PughClassC),初始和目标剂量应降至常规用量的25%。  与强CYP2D6抑制剂联合使用的剂量调节  服用强CYP2D6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且体重不足70公斤的儿童和青少年,盐酸托莫西汀的初始剂量应为0.5mg/kg/日;只有当4周后症状未见改善并且初始剂量有很好的耐受性时,才增加至通常的目标剂量1.2mg/kg/日。  服用强CYP2D6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且体重超过70公斤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盐酸托莫西汀的初始剂量应为40mg/日,如果4周后症状未见改善并且初始剂量有很好的耐受性,仅可增加至通常的目标剂量80mg/日。  停止治疗时,不需逐渐减量。
查看详情

托莫西汀(Atomoxetine)会出现副作用吗,Atomoxetine(Atomoxetine)常见副作用有:1、失眠;2、头痛;3、食欲减退;4、腹痛或胃肠不适;5、情绪不稳定、焦虑、烦躁或情绪低落;6、出血倾向,如鼻血、牙龈出血或其他出血症状;7、高血压;8、肝功能异常;9、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或荨麻疹。

托莫西汀(Atomoxetine)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型药物。与传统的兴奋剂类药物不同,托莫西汀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来发挥作用,因此常被认为是一种更为温和的治疗选择。不过,和所有药物一样,托莫西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 常见副作用

托莫西汀可能引起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疲劳、头痛和恶心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开始治疗的初期更为明显,随着身体逐渐适应药物,症状往往会减轻或消失。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与医生保持沟通,如果副作用持续或加重,需要及时调整剂量或寻求替代治疗。

2. 心血管影响

使用托莫西汀时,有些患者可能会经历心率加快或血压升高等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这些反应虽然并不普遍,但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来说,尤其需要谨慎。在治疗期间,医生通常会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确保安全。

3. 神经系统副作用

托莫西汀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焦虑、失眠或异常疲劳等神经系统相关的副作用。这类副作用对于正在接受ADHD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能本已存在焦虑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减轻这些影响。

4. 过敏反应

虽然极为少见,但有些患者可能对托莫西汀产生过敏反应。这些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或肿胀等症状。在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寻求医疗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过敏史与反应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转用其他治疗方法。

托莫西汀作为ADHD的治疗药物,其副作用虽多样,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经历。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依循医生的指导,并且随时反馈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了解和监测可能的副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治疗过程,最终获得最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