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肉芽肿
非感染性肉芽肿是指非病原体感染、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致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疾病,包括结节病、环状肉芽肿等疾病。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是一种疾病,通常与以前曾接受过麻疹灭活疫苗(现已不再使用)免疫有关。暴发常见于以前接受过疫苗的十几岁的少年和青年及未接受过疫苗的学龄前儿童。母亲患过麻疹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差不多能维持一年,一年后易感性增高。患一次麻疹后能产生终生免疫。
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皮炎是由于放射线(主要是β和γ射线及X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本病主要见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及从事放射工作而防护不严者。可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以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
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指以四肢和躯干大面积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其他皮肤损害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常见于40~50岁的中年妇女,在青少年期发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皮损初发于小腿或沿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也可表现为细小血管瘤。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经济条件允许时,可考虑血管性激光治疗。
泛发性湿疹
泛发性湿疹指受累区域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湿疹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泛发全身的多形性损害, 病情反复, 瘙痒明显病因不确定,可能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主要是外用皮质激素及系统应用抗组胺药等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是一种以广泛发生的脓疱为特征的银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广泛出现脓疱,可干涸、脱屑,之后可反复出现,伴甲损害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常因某些内外因素的刺激而诱发主要通过外用药物、系统药物、生物制剂等控制症状
泛发性毛囊错构瘤
概述泛发性毛囊错构瘤是指单个或多发性皮色丘疹和浸润性斑块,伴发进行性毛发脱落、重症肌无力等。曾有报告三代亲属中患囊性纤维化和泛发性毛囊错构瘤,提示本病与遗传有关。
泛发性扁平黄色瘤
黄瘤病是指由真皮、皮下组织及肌腱中含脂质的组织细胞-泡沫细胞聚集而形成的一种棕黄色或橘黄色皮肤肿瘤样病变。扁平黄瘤为境界清楚的黄色或橘黄色斑或稍隆起的扁平斑块。
反应性穿孔性胶原病
反应性穿孔性胶原病罕见,遗传因素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创伤可能是本病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表现为初发一个或多个针尖大丘疹,正常皮色,后逐渐扩大,中间出现脐凹,内充填角质栓亦相应扩大,并呈棕褐色。
发疹性毳毛囊肿
发疹性毳毛囊肿是1977年由Esterly等首先报告。常表现为胸部的毛囊性丘疹。一般无自觉症状,数年内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