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指出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本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败血症,一般新生儿败血症中25%会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儿的0.2‰~1‰,早产儿可高达3‰。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尤其早产儿),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又常缺乏脑膜刺激征,故早期诊断困难,故疑有化脓性脑膜炎时应及早检查脑脊液,早期诊断,及时彻底治疗,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什么一般认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般感染病原菌的类型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年龄、季节、发病地区、头部外伤和是否存在皮肤、神经的先天性缺陷有关系。此病常见的病原菌传播途径有血行传播,一般为血液通过上呼吸道感染入血形成菌血症。其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膜的微血管传播,是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也可通过邻近的组织器官感染中耳、鼻窦等部位的炎症扩散波及脑膜。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及早进行正规治疗。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指出生数日内新生儿红细胞过多,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比容(HCT)异常增加。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是指新生儿期以肝内阻塞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症候群。由于病因较多,对每一病例的确切原因难以确定,故常称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以大便次数或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消化道综合征新生儿每日大便次数可达数次或十多次,可伴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感染因素导致的腹泻较为多见,饮食、环境等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引起腹泻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等治疗措施
新生儿肺出血
概述新生儿肺出血是指肺的大量出血,至少影响两个肺叶,可以是肺泡出血、间质出血或两者同时存在,是多种新生儿疾病的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常常是病危的表现。
新生儿多血症
新生儿多血症(Plethora of the newborn)指婴儿生后1周内新生儿静脉血细胞比容大于0.65,或血红蛋白大于210g/L(21g/dl),即新生儿血容量过多,不仅指红细胞比积(HCT)以及血红蛋白(Hb)大于正常值,而泛指血液主要成分的增多。新生儿HCT正常值小于0.60,Hb的正常值是110~160g/L。新生儿多血症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如脑、心、肺、肾、肠、血液和代谢等,更是儿童时期致残的原因之一。长期追踪发现,患儿日后神经系统和发育异常者多达25%。
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
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又称新生儿出血症,为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是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引起的凝血障碍性自限性出血性疾病。往往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容易误诊。只要对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引起足够的重视,完全可以预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神经毒性所致的一种新生儿脑组织病理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反应差、抽搐等发病与脑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有关一般采取光疗、换血、药物治疗等
新生儿肠炎
概述新生儿肠炎指由于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多因素导致的小肠及结肠的炎症。以排便次数增多和排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小心脏综合征
小心脏综合征(SHS)又称神经性循环无力症、直立性调节障碍症,是比较少见的心脏异常,是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心脏体积相对较小,心输血量相对不足,轻微活动后即因心输血量相对不足产生头晕、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急促、易疲劳、乏力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发病率低,无性别差异。本综合征无特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